首页 资讯 评讯 直播 政能量 文旅 教育 财经 访谈 食品 视频 娱乐 图集
资讯 评讯 直播 政能量 文旅 教育 财经 访谈 食品 视频 娱乐 图集

知恩感恩 铭恩报恩 重温旦科在玉树州灾后重建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首页 > 政能量 > 正文 | 来源:玉树文旅 时间:2020-12-19 12:51:25 编辑:王丹 浏览:
知恩感恩 铭恩报恩,齐心协力夺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旦科玉树州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知恩感恩 铭恩报恩
齐心协力夺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
在玉树州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7月28日)

 
根据省委决定,我到玉树工作到今天已经有整整二十九天时间了。到玉树工作以来,我在陪同中央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参加有关会议、进行个别谈话的同时,抽出时间陆续考察了部分重建项目,并到结古地区部分村社和片区走马观花地开展了一些调研工作,看望了一些机关干部,接触了一些基层群众,了解了一些相关情况,思考了一些基本问题。

二十九天的所见所闻,二十九天的所思所想,使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地域辽阔、山川壮丽,风情淳朴、人民可爱,历史悠久、文化绚丽,资源富集、蓄势待发,历经磨难、愈挫愈奋,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美誉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正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元帅所说的那样“是我们祖国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也正如省委书记强卫同志在青海大学演讲时所说的那样“在这里,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壮丽,有一种触及灵魂的感动,有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

长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玉树州历届党政班子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在不断深化州情认识,着力创新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第一要务,切实提升发展水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夯实生存基础;始终坚持维护大局,积极促进社会稳定,开创了自治州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尤其使我激动、令我触动、让我感动的是:突如其来的“4.14”强烈地震,顷刻之间使三江源头山崩地裂、桥塌路断、房倒屋垮、物毁人亡,大地满目疮痍,雪域苦风凄雨,我州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我州多年形成的发展存量基础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我州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危急、最艰难、最严峻的特殊困难时期。

面对巨大灾难,我们以昂扬的革命意志和必胜的战斗激情,奋勇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和生存极限,以最高的效率指挥协调,以最大的力度搜救生命,以最好的效果救治伤员,以最优的服务安置群众,以最强的措施恢复秩序,以最快的速度启动重建,展开了一场迄今为止人类在高原高寒地区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救援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了紧急救援全面胜利、正常秩序迅速恢复、拆危清墟加紧实施、灾后重建积极推进的抗震救灾工作阶段性重大胜利,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玉树速度、玉树奇迹,形成和展示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奋进感恩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

大灾面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安危,不辞辛劳,深入灾区,指导工作;强卫书记、骆惠宁省长等省级各大班子领导心系灾区,坐镇一线,科学调度,现场指挥,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十分危急、特别艰难的情况下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提供了最根本、最有力的保证。

面对危难,全国各族人民感同身受,捐款捐物,共同汇聚成温暖人间的无疆大爱,生动诠释着水乳交融的无限深情。其它藏区广大干部群众把玉树人民的苦难当做他们自己的苦难,把玉树人民的不幸当做他们自己的不幸,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不谙世事的孩童,他们有的眼含热泪,手持经轮,默默祈祷;有的起早贪黑,赶制干粮,急送灾区;有的倾其所有,筹集物资,星夜驰援。没有任何人号召、没有任何人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

紧急关头,灾区各级领导干部临危不惧,坚毅沉着,恪尽职守,勇挑重担;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无畏担当,冲锋在前,敢打硬仗;各族人民群众生死相依,守望相助,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展示了各民族感恩、坚强、豪迈和乐观看待生命的崇高伟大精神;广大寺院僧侣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奋勇救灾,无私奉献。特别是在抗震救灾最关键的时候、在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时刻,黄福荣、杜金玉、李德业、张建华、杨勇等抗震救灾英烈自告奋勇地来到这片他们从来没有来过的地方,来到这群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人们中间,用生命的代价谱写了感天动地的救援篇章。

在“4.14”以来那段充满激情、充满奋斗、充满挑战的日子里,我州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站在最前列,奋勇争当排头兵的英雄气概,历经磨难而不衰、屡遇挫折而不馁的顽强斗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汗水泪水水水相融,真情深情情情相汇的深沉大爱,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激情和力量。

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毛主席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强卫书记最近高瞻远瞩地强调:“玉树地震虽然是一场灾难,但灾后重建却是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玉树”和“上两个大台阶”的宏伟目标,吹响了鼓舞我们从危难中崛起,激励我们在困境中奋起的进军号令。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历血与火洗礼,经受生与死考验的玉树人民,应该以什么样的政治觉悟勇挑重担?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接受考验?应该以什么样的工作实践展示形象?在我们这些人的手中诞生一个什么样的新玉树、新结古?这是每一个玉树人都必须面对、必须正视、必须思考的问题。借此机会,我在这里和大家谈一谈自己不一定成熟的意见,但愿对灾后重建工作有所启示、有所裨益、有所促进,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们应该知恩感恩、铭恩报恩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古诗中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句子,这些告诉我们的实际上就是感恩。
所谓感恩,说开了就是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人的一生中,从小的方面讲,从小时候我们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我们领受了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和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从大的方面讲,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

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有了这种正确认识之后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我们很难想象社会能够发展、人类能够进步。因此,感恩是一条人生根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我们玉树人民最困难、最无奈、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为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无疆大爱,使我们渡过难关,获得新生;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灾后重建事业刚刚启动之际,是党和政府为我们派来了一流的施工企业,运来了一流的工程设备,送来了一流的建设人员,使重建顺利推进,有序展开。

我们藏民族是一个基本上全民信教的民族,长期以来受藏传佛教报“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的“四报恩”思想的濡染,有着共同的信仰追求和共同的道德观念,我们说信仰就是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正确的行为,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道德就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正是这种信仰理念、这种道德规范成为我们藏族人感恩戴德、有情有义、有德报德、知恩图报的民族品格,成为我们藏族人知恩感恩、铭恩报恩的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作为一个把知恩之心、报恩之举溶入血液、渗入骨髓的优秀民族的成员,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更加强烈地认识我们玉树人如果失却知恩之心、失却感恩之举,小则让人失望,大则遭人唾弃。英国谚语说:“忘恩比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习还要厉害,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我们只有时时想着感恩,才会时时想着报恩。我们应当时刻不忘党的恩情、时刻不忘祖国的温暖、时刻不忘人民子弟兵的奉献、时刻不忘全国人民的关怀,我们要在发自肺腑地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支持无限感恩的同时,要以顾全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历史使命感,自觉地把知恩之心、感恩之情转化为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强烈愿望,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埋头苦干、重建家园的实际行动,不等不靠、不拖不推,勇闯难关、敢打硬仗,全力推进灾后重建的伟大进程。

我们应该秉承传统、勇于担当

西方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一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里崇高的精神。

面对“4.14”强烈地震,玉树的男人没有退缩、玉树的女人没有流泪,房屋倒了、亲人走了,但玉树人的精神没倒。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是玉树人没有丢掉父辈的精神品格,兼收并蓄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玉树人的信念,博大精深的康巴藏族文化护佑着玉树人的心灵,玉树人遭受的仅仅是物质的灾难,而不是精神的劫难。

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已告一段落,灾后重建工作已全面启动。灾后重建虽然没有抢救生命那样十万火急、刻不容缓的急迫性,但对我们玉树人来说,它是一项利在当代、惠及后人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同时也是一项隐含矛盾、充满挑战的全新课题和严峻挑战。

那么,作为重建主体的玉树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投身重建呢?

一个民族是要有精神的,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就如同一盘散沙,是扶不起、站不住、起不来的。如果说兼收并蓄的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康巴藏族文化在抗震救灾中使我们消除了恐惧和绝望、树立了信心和勇气、唤醒了良知和人性,支撑了我们的信念、护佑了我们的心灵,铸造了永不屈服、永不放弃、永不退缩、永不言败的史诗般丰碑,那么,我们今天的灾后重建伟大实践同样绝对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和康巴藏族文化的护佑,否则我们所从事的灾后重建事业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将会成为震前玉树、震前结古的简单复制。我们唯有切实秉承中华民族精神和康巴藏族文化并从中充分汲取不竭的动力,才能使我们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才能使灾后重建具有坚强的精神依靠和坚实的文化支撑,才能使灾后重建的过程成为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的过程。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其繁荣的经济成就、灿烂的文化艺术和辉煌的科技发明蜚声于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5000多年的漫长的岁月里,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价值、生命意义、道德传承、社会理想等进行苦苦探索,从朦胧意识到鲜明理念,从仁人贤士到普通百姓,逐步形成了倡导谦逊、诚信、仁义、和谐、无畏、进取等优秀品德的中华民族精神。

北宋理学的主要开创者张载说过著名的“四为句”,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真谛。他说作为一个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先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显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灵性、睿智、聪慧的创造精神。特别是“为生命立命”,强调的是人在宇宙间遇到的幸运或不幸,是个人力量所不能控制的。

既然个人不能主宰,那就应该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自觉地对自己的命运做出选择,确立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依照自然规律做我们“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事情。中华民族精神是长期以来中国各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实践的集中反映,是中国各族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要求的生动写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的共同精神支柱;更是动员和激励灾区各族干部群众推进灾后重建伟大实践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优秀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据史书记载,藏族先民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在沧海桑田的漫长历史变革中培育了藏族人民刚毅坚强、正义智慧,利他宽容、人性慈悲,诚信正直、热情好客,豪迈奔放的民族品格。藏族人民世世代代固守边关、保卫家园,为祖国保住了藏区这片如此广袤、如此神奇、如此富饶的疆域,这是我们作为一个藏族人应该引以为荣、发扬光大的优秀民族传承。

我们藏族谚语有“最纯正的佛法在卫藏,最剽悍的骏马在安多,最优秀的人才在康区”的说法。体格健硕、性情豪放、神情倨傲的康巴人是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为藏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受居住地域和社会交往等因素的影响,康巴藏族较早地接受了来自青海、甘肃等地的黄河文化,来自四川、重庆等地的巴蜀文化和来自云南白族、纳西族等多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融入自身固有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康巴文化多样性、多重性、兼容性的独特特点,而这些文化特点和人文传统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在造就日进斗金、富甲一方的康巴商人,威震藏区、强悍无畏的康巴斗士和造诣精深、信徒众多的康巴高僧的同时,培育了康巴人独具魅力的群体品格:

康巴人热情。走进康区,“到处都有亲人的笑脸”,不管你来自何方,只要到了康巴人的家园,都会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

康巴人好学。在每一个迎着朝阳起、送走晚霞息的日子里,康巴学子所想的是“在康区,我以康巴为荣;在外地,康巴以我为荣”。他们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勤学苦学精神令人深为叹服;

康巴人勤劳。一代又一代的康巴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不怕吃苦,辛勤劳作,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康巴人敬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作为最高追求,恪尽职守,艰苦创业,在敬业奉献中实现着人生理想,创造着人生辉煌;

康巴人精明。他们不但横刀立马英武不凡,而且驰骋商场大显身手,促进了藏区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展。

康巴人浪漫。他们热情奔放,“能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是天底下最乐观豁达的人。

康巴人重友情。选择了康巴,也就是选择了更多的朋友。康巴人真诚待人,失意时给你安慰,郁闷时帮你解脱,能使你真切感受浓郁的朋友之情、兄弟之谊;

康巴人讲奉献。作为三江源的守护者,康巴人以自己特有的大度和牺牲精神,毅然决然地从家园迁徙它处,为人类生态平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位诗人曾经满怀深情地说:“雪山是康巴人的脊梁,草原是康巴人的胸怀,江河是康巴人的乳汁”。这种康巴文化、康巴精神和康巴品格、康巴特质,是我们战胜灾害的心灵支柱,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力量之源。

在推进玉树灾后重建的伟大实践中,作为一名玉树人,作为一名藏族人,我们能不能发扬我们的传统美德,彰显我们的人格魅力,按照强卫书记提出的“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的要求,通过灾后重建使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实现居民拥有新家园、生活迈上新台阶、设施得到新改善、城乡呈现新面貌、社会和谐新局面的“五新”重建目标,通过努力把玉树州府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的高原生态型商贸文化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的宏伟目标,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提升玉树自我发展能力的重大问题,更是一个在全省人民和全国人民面前展示玉树人、藏族人的精神和意志、气魄和胆略、思维和智慧、信心和力量的重要平台。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灾后重建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切地关注着我们,看我们玉树人能不能挺起不屈的脊梁,建设一个更加美美丽、更加富饶、更加和谐的新玉树、新结古;全国各族人民在深情地关注着我们,看我们玉树人能不能昂起高贵的头颅,建设一个更加舒适、更加温馨、更加和谐的新家园、新校园;全省各族人民在深沉地关注着我们,看我们玉树人能不能擦干眼角的泪水,建设一个更加整洁、更加优美、更加文明的新城镇、新村落。

强卫书记最近指出:“玉树乃至整个青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球的关注、聚焦世人的眼球”,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体现的是整个玉树人、藏族人的精神境界和思维方式,折射的是整个玉树人、藏族人的道德修养和能力素质。

面对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面对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面对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面对一个个援建项目,面对一笔笔重建资金,面对一张张新建蓝图,特别是在重建这样一个利益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担当着一个民族的责任,我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形象。

我们玉树人怎么办?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们将从我们的祖先数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化中汲取什么?

历史机遇只有一次,历史没有假如,机遇不会再来。我们是将坚强智慧的民族品格再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还是将懦弱愚昧的负面印象深刻定格在人们的心里?我们是要利它奉献的民族品格,还是要利己索取的实用哲学?我们是要乐观豁达的民族性格,还是要悲观孤傲的处世态度?我们是要自立坚韧的民族气概,还是要自卑脆弱的消极心态?我们是继承有形的物质遗产,沉湎于暂时的物质享受,还是传承无形的精神遗产,受益于永远的精神激励?

诚然,物质需求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我们也会尽力维护灾区群众最基本的利益需求,但是在规划面前,作为一个终生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价值观,临终时连自己的躯体都一定要奉献给自然的藏族人,我们是切实秉承支撑我们勇敢面对灾难、奋勇挑战极限的中华民族精神,切实秉承护佑我们从容应对灾难、奋力共克时艰的康巴藏族文化,直面现实、正视现状,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长远眼光主动作为、顽强拼搏?还是在心安理得地接受无疆大爱的同时,毫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私心和贪婪,以“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狭隘视野片面追逐个人暂时的小利益而影响灾后重建的大事业?是做胸怀大局,积极推进重建进程的排头兵,还是做目光短浅,严重阻碍重建进程的绊脚石?我们是要宽阔笔直、灯火通明的“景观大道”,还是要路面狭窄、车辆拥挤,时常“梗阻”的街区道路?我们是要错落有致、温馨宜居的“和谐家园”,还是要房屋密集、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城镇社区?

对此,兄弟民族在拭目以待、全省人民在拭目以待、全国人民在拭目以待。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私欲横流,只追逐个人的小利益而不考虑重建的大格局,整天只盘算自己的小庄廓、小庭院、小作坊、小商铺,一旦个人利益和重建规划发生冲突就采取对抗、吵闹、上访等方式,阻碍规划实施,影响重建进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父辈遗留下来的优秀民族品格只当坐在饭桌上、酒席上高谈阔论的话题而不用在重建家园和谋划未来上,我们就很难建设一个与玉树州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与康巴人的豪放个性相匹配的高原特色城镇。

这样,我们的民族行为就会走形、我们的民族品格就会蜕变、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腐烂、我们的民族形象就会葬送,我们最终得到的只能是无穷无尽的伤心、扫兴、失望和遗憾,甚至是永远的数落。

著名作家冰心在《谈生命》中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苦痛中我们同样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衷心希望我们玉树人、藏族人在忍耐痛苦、顺应不幸的同时,秉承中华民族愈挫愈奋的奋斗精神,秉承康巴藏族感恩报恩的朴素情怀,增强自立自强的进取意识,抛弃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切实把握好灾后重建这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用遇难同胞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千年一遇、一遇千年,能够使我们绝处逢生、化蛹为蝶,能够促使我们实现“跨域二十年”目标的唯一机遇,切实把灾后重建作为自己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重任所托和今后玉树发展进步的强大引擎、和谐稳定的重要动力,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灾后重建的主体、主导、主力责任,当仁不让地发挥好灾后重建的基石、基点、基础作用。昨天的康巴人,用勤劳、朴实、勇敢、智慧谱写了一首首奋斗之歌,在恶劣的环境和艰难的处境中锻造了战天斗地、顽强拼搏的生存能力,铸就了勇敢尚武、豪放剽悍的群体性格。

千年史诗《格萨尔》所宣扬的超越自我、百折不挠、善美刚健的英雄气概,属于昨天,更属于今天。康巴汉子们,含泪播种的人一定会含笑收获,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在三年重建这一充满艰辛、充满艰苦的奋斗历程中,我们玉树人、藏族人一定会踏着先辈的足迹,迈开坚实的步伐,超常努力,奋力跨越,努力让一个叫世人惊叹不已,令国人流连忘返,让藏人提振信心的新玉树、新结古崛起在美丽神奇的三江源头。

我们应该投身大局、主动作为。

当前,随着国务院《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省政府《玉树县结古镇(市)总体规划》以及其它相关规划的发布、批准和实施,玉树未来的发展定位已经确定,玉树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建设一个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的宏伟蓝图也已经绘就。

按照《规划》确定的重建目标,国家安排三年恢复重建总投资316亿元;今年我省下达首批投资计划为160亿元,争取形成100亿元的实物投资量。与我们玉树州2010年仅为12.36亿元的年初财力和仅为4230万元的一般预算收入相比较,我们感受到的不应该仅仅是数字上的巨大反差,面对建国以来中央财政投入力度最大、社会各界捐助力度最大的灾后重建事业,我们每一个玉树人都要从内心深处真诚感激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地区的特殊支持,从内心深处真心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地区的特殊关爱,从而进一步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切实把灾后重建作为我们的共同战略任务与共同奋斗目标,在扎实推进这一牵涉面广、关联度高、综合性强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的过程中强化规划意识,坚持规划先行,做到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开展工作,努力以投身大局、勇于担当,超常努力、不辱使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实际行动,勇敢地承担起这样一副交织着光荣与责任、凝聚着希望与托付的历史重担。

面对灾后重建的神圣使命,我和我们州级班子的领导有信心、有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依法统一、有力有序有效”的要求,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追求,以坚忍不拔、开拓创新的顽强毅力,以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工作效率,以一丝不苟、认真做事的良好作风,坚持在解放思想中开拓思路,在加强调研中把握规律,在统揽全局中突出重点,在集中民智中科学决策,着力营造加紧干事、加快重建、加速发展的浓厚氛围,努力向对玉树人民倾注了无限深情的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努力向对玉树人民给予了无私援助的全国各族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满意的答卷。

同时,在这里我就作为一个玉树人,在推进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如何围绕实现“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目标,向全州广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城乡群众和寺院僧侣提出一些具体的工作要求,衷心希望全州各族干部群众身体力行地努力践行,为玉树灾后重建不遗余力地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各级领导干部要讲政治,顾大局,做表率。所谓领导,顾名思义就是领路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是我州干部群体中的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和民族精英,是灾后重建的中坚力量。灾后重建是我州今后三年最大、最生动、最具体的政治。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讲政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自觉地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灾后重建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统一思想、统揽工作,坚定地以即将出台的规划政策统一思想、统领行动,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不计个人得失、不顾身心劳累,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引领灾后重建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坚持一切从灾后重建的全面把握、坚持一切从灾后重建的全盘考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主动为全州大局而谋,一切为全州大局而干,敢于触及矛盾,善于直面群众,勇于坚持原则,乐于承担责任,主动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到问题堆集、困难突出的地方去,悉心查找症结,精心制定措施,准确把握重点,集中力量突破。

在灾后重建中,我不希望出现不服从组织安排,讨价还价的现象;我不希望出现不履行领导职责,患得患失的现象;我不希望出现不落实工作任务,半推半拖地现象;我不希望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我不希望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

我衷心希望各级领导干部以讲政治、顾大局,舍小家、顾大家的模范行为,切实彰显全局利益至上、勇于牺牲奉献的优秀品质,为广大干部做出表率、为各族群众带个好头。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努力做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以我们的党性原则切实维护重建政策的权威性,以我们的人格品质充分体现重建规划的严肃性。

广大党员干部要讲党性,尽职责,攻难点。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实现灾后重建目标的重任,是灾后重建的骨干力量。

当前我们正处在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时间之紧迫、任务之艰巨、压力之沉重是前所未有的。责任成就事业,责任决定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党性观念,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做好重建工作的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切实履行好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充分体现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坚强党性。人的能力固然有强弱之差,水平固然有高低之分,工作固然有忙闲之别,但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却是每个人都必须恪守的做事原则。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主动克服畏难情绪,彻底摒弃依赖思想,集结在先,冲锋在前,把恢复重建的强烈愿望与积极落实的工作态度紧密结合起来,直面困难与挫折,正视荆棘与坎坷,不麻痹、不犹豫、不惰性、不迟缓地做好政策宣传、拆危清墟、群众安置、施工协调、恢复生产、维护稳定等各项重点工作,以此带动灾后重建的整体工作,实现灾后重建的全面推进。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正视困难、勇于攻破难点,坚持把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做好相关工作。

特别是要大力弘扬我们在抗震抢险阶段形成的苦干实干、顽强拼搏的精神,以“特殊时期要有特殊作为”的执着事业追求,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对灾后重建中已作出的决策和定下来的事情,要快节奏、高效率地一件一件抓落实、一个一个求突破;要大力发扬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能立即办的事要立即办,绝不拖到以后;能上午办的事情要上午办,绝不推到下午;能今天办的事情要今天办,绝不留到明天,坚决杜绝拖拖拉拉,坚决杜绝磨磨蹭蹭,坚决杜绝走走停停,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加快重建进度。

广大公职人员要讲实干,转作风,促工作。广大公职人员在灾后重建中直接面向群众、处于前沿征地,是灾后重建的基础力量。

从这次抽调的片区工作力量的情况来看,广大州县机关公职人员虽然具备较深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文化层次,但基层工作经验还有待于进一步积累,群众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同时,灾后重建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多、矛盾之深、范围之广、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处理和解决的难度也前所未有。面对百废待兴、百端待举的灾后重建形势,广大公职人员要把投身灾后重建作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牢牢把握这一锻炼提高的难得机遇,自觉地从平常时期的慢节奏中跳出来,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非常时期的紧张工作之中,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之风,把心思用在干实事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自觉地承担起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和关心群众、激励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帮助群众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解决问题,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广大公职人员必须始终坚持为民造福的方向和落实至上的原则,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发扬扎实的工作作风,坚决服从工作安排,切实遵守工作纪律,悉心把握工作规律,着力提高工作效率,不厌其烦地做好繁琐复杂的具体工作,不畏其难地抓好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着力营造比工作进度、比工作成效的良好氛围,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抓推进,以广大公职人员良好的职业操守影响群众、感召群众、凝聚群众,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广大城乡群众要讲团结,凝合力,图自立。人民群众是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同样,人民群众也是灾后重建的主体力量,在灾后重建中能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能不能激发群众的热情、能不能凝聚群众的力量,是一个直接关系到灾后重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

我们要通过各级干部强有力的政策宣传认真做好群众工作,使他们在灾后重建中进一步统一认识、提升信心,进一步增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效益、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一个地方的福祉的意识。要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身体力行地搞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信仰群众之间的团结,着力做到在和谐中共度团结、在包容里共谋团结。特别是当数万援建大军背井离乡来到高原,克服气候不适、水土不服、生活不便等重重困难,满腔热忱地帮助我们重建家园的时候,我们要教育引导、组织动员广大群众深入开展“献一条哈达、送一桶酸奶、烧一壶奶茶、端一盘干肉,说一句话,唱一首歌”的感恩活动,充分代表我们民族的心愿,全面展现我们民族的形象,生动诠释各民族血脉相通,同舟共济,谁也离不开谁的兄弟情谊,发出一种人性的深情呼唤。

我们要注重从时时做起、从事事做起、从处处做起搞好与外来援建人员的团结,力求多一份宽容与理解、多一份温暖与和谐、多一份真诚与担待,积极为援建单位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工作平台,全力搞好服务,解决后顾之忧,绝不允许无故刁难、无故找茬、无故滋事,真正做到真心对待他们、真情包容他们、真诚支持他们。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重建中我们千万不能失却自立意识,我们千万不能失却自己的民族品格,我们千万不能高傲地蹲在家门口观看人家辛勤劳作,我们千万不能悠闲地转在马路边嘲讽人家紧张施工。我们要把自立自强作为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的唯一选择,进一步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克服“散、懒、乱”的习气,树立“干、创、拼”的意识,真正把心思凝聚到重建上,把精力集中到重建上,把功夫落实到重建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参与废墟清理、土地整理、环境恢复和各类住房建设,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广大寺院僧侣要讲奉献,弃私利,促和谐。“4.14”以来我州广大僧侣协助党和政府抗震救灾、营救生命、慰藉心灵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广大寺院僧侣同其他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一样,同样是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的生力军,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力量。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玉树灾情时指出“大灾面前,广大僧侣发扬爱国爱教的精神,在抢救人员、安抚群众、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贾庆林主席在看望寺院僧侣时希望宗教界人士“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强卫书记讲,玉树抗震救灾具有“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特点,这是中央和省委领导对广大寺院僧侣在抗震救灾中的良好表现所给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谋划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对宗教界的灾后重建工作给予了特殊的重视、特殊的支持和特殊的倾斜,对玉树87座寺院灾后重建所需项目资金给予了优先审批,这是目前玉树各类项目中唯一不减资金的项目。广大寺院僧侣要深切感受党和政府对宗教界的关心支持,倍加珍视在抗震救灾斗争中树立的积极上进、团结拼搏、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大力奉行“慈悲为怀、利情有乐、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精神,以“不为个人求安乐,但愿众生离苦难”的崇高境界,在灾后重建中大力弘扬“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在寺院拆危清墟等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中以“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为根本目标,切实秉持“要钱财知足”的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为了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好的住所、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明天,心甘情愿放弃牵扯自身利益的不合理愿望和诉求,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全面贯彻执行好玉树灾后重建的决策和部署。

广大寺院僧侣要切实做到不说有悖于灾后重建的话,不做有悖于灾后重建的事,全面理解重建政策、坚决服从重建大局、积极支持重建工作、促进实现重建目标,努力维护寺院稳定,努力促进科学重建,充分展现出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在灾后重建中努力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形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睦融洽的社会氛围。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坚持正确引导,制止谣言传播,树立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的问题。到玉树工作以来,我有幸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和极其繁忙的工作中,与部分州县级领导干部在谋划和实施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一起思考问题,一起交流看法,一起探索路子,这些思维敏捷、性格豁达、工作勤奋、作风扎实的玉树州的领导干部们使我更加真切、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感受到他们对党的事业充满激情,对玉树人民充满深情,是一群具有完美人格、具有独特个性、具有深沉大爱的人。

他们在“4.14”这一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性命攸关的关键时期,在自己的亲友遇难或受伤,自己的房屋倒塌或裂缝的情况下,仍然急受灾群众之所急、想受灾群众之所想、盼受灾群众之所盼,扛着繁重的工作任务、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依然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依然身先士卒地无畏担当,拥有并释放了巨大的凝聚力,承载并展示了鲜明的先进性,蕴含并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感,为抗震救灾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地震发生以来特别是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以来,针对各级领导的各种不顾事实、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谣言在结古地区乃至全州范围内地迅速流传、广为传播,这些谣言在客观上已经起到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煽动对立、制造矛盾的负面作用。这种道听途说、蜚长流短的小道消息和马路新闻,影响的是团结和谐的大局,贻误的是灾后重建的大业。

对此,我们绝不会熟视无睹、放任自流,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做到不造谣、不听谣、不传谣、不信谣。领导干部在领导、指挥和推动灾后重建这一全新工作的实践中,迫切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理解、鼓励和支持。

我们要教育干部群众对我们的领导干部多一份信任少一点猜疑,多一份担待少一些偏见,多一份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份体谅少一点抱怨,多琢磨些事少琢磨些人。我要特别强调,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毫无约束的绝对自由,我们的地区不能成为制造谣言的温床,我们的机关不能成为传播谣言的阵地,我们的干部不能成为散布谣言的工具,我们领导干部应该成为制止谣言的智者,我们要积极克服官僚主义,切实杜绝自由主义,努力摒弃个人主义,恪守完美人格,彰显民族品德,遵守党纪政纪,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努力夺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

同志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历经磨难、勤劳勇敢的玉树人民来讲,“4•14”强烈地震不仅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作为一名上任于特殊时期,受命于危难之际,对玉树灾后重建负有重要责任的领导干部,为了玉树的重建大业,为了玉树的发展和谐,为了玉树的美好明天,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都是我的衣食父母、都是我的父老乡亲;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干部都是我的手足兄弟、都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在这里郑重表态,在我眼里,玉树地区来自不同地区、分属不同民族的群众都是灾后重建的主体力量,我要一视同仁,努力做到真正关爱、真诚帮助、真情服务;在我眼里,玉树地区来自不同地区、分属不同民族的干部都是灾后重建的骨干力量,我也会一视同仁,努力做到公道评价、公正对待、公平使用,努力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理念和“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工作导向,带动和促进灾后重建事业有力有序有效地不断向前推进。

我衷心希望也充分相信,全州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同志们一定会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奋发进取的强烈事业心,肩负使命、无畏担当,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有所作为的玉树人,奔走呼号说重建家园的真话,殚精竭虑谋重建家园的大计,鞠躬尽瘁办重建家园的实事,在灾后重建的伟大实践中体验艰辛、感悟人生,追求幸福、实现价值。

在《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这部名著中,保尔有一句流传十分广泛的名言:“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同样,当三年重建目标圆满实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满怀豪情地说:我在这三年里尽心了、尽力了、尽责了,我没有虚度年华,我不是碌碌无为,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组织、对得起人民,我是一个俯仰无愧、顶天立地的玉树人、康巴人;我们各级党政干部是一群有血性、有激情,敢于“亮剑”、勇于“拼命”,能够打开局面、能够办成大事的玉树人、康巴人。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
一周评讯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周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一周评讯,未经一周评讯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一周评讯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一周评讯”。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电或来函与一周评讯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xzgxjilin@vip.sina.com

精华推荐

新闻排行

推荐图片

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