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评讯 直播 政能量 文旅 教育 财经 访谈 食品 视频 娱乐 图集
资讯 评讯 直播 政能量 文旅 教育 财经 访谈 食品 视频 娱乐 图集

100个有品位的人丨她,有书有酒,有船有海,有庭院有故事

首页 > 娱乐 > 正文 | 时间:2019-03-31 10:58:47 编辑: 浏览:
她,有书有诗有酒,有船有海有浪,有庭院有艺术有故事。提笔分享本期【100个有品位的人】主人公晓昱女士的生活时,我陷入了一番纠结,或许
她,有书有诗有酒,有船有海有浪,有庭院有艺术有故事。

提笔分享本期【100个有品位的人】主人公晓昱女士的生活时,我陷入了一番纠结,或许因为人物身份多面、成就丰富,一时不知该从哪个角度下笔切入。思前想后,决定用最朴素的方法——直线记录我与晓昱女士的结识过往,在平实叙述中徐徐展开她的多彩人生。





初识晓昱女士是两年多前,当时有个去深圳出差的机会,我让深圳媒体同行推荐当地最具生活品位人士,以邀约作为我主持的栏目【100个有品位的人】采访对象,朋友几乎想都没想的就首推了晓昱女士。

通过此前的采访报道初步了解了晓昱的经历和成就,她真的是所有独立女性最想成为的样子——既是大都市寻梦者的佼佼者,又在这个追求效益的城市,完美而浓烈地保存了一个文艺青年对于文学、艺术、冒险和生活的热爱,并难能可贵地把每一个热爱都变成了事业。

她曾是深圳90年代最有名的电台主播之一,在那个流行夜间倾谈节目形态的年代,她在每个深夜用声音抚慰这个城市的逐梦者。

声音不具可保存性,在触摸了形形色色深圳人的心灵世界后,她又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那个年代的深圳和深圳人的迷茫与找寻,她的两本著作《用声音抚摸深圳》和《深圳不说爱:跟自己玩的游戏》曾一度给这个城市的逐梦者带来过力量。



她还从两本书发展出了一家书店。那是2000年,在那个大众尚不知书吧为何物的年代,她在深圳繁华中心地带开了一家集图书、咖啡厅、轻食为一体的书吧,18年过去,深圳变化天翻地覆,这家取名于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散文集《物质生活》的同名书吧始终人来人往。物质生活因成功举办过许鞍华、龙应台、白先勇、梁文道、马家辉、贾平凹、朱德庸等一众文化名人的沙龙而成为了深圳文化地标,为当年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带来了一颗绿苗。



读书是静的,但爱书的晓昱并不只有“静”。

2002年,晓昱第一次坐上帆船,在海风、海浪这个天然引擎的牵动下,体验到了从海上看陆地的全新视角,感受到了自由和自然的力量。

三年后,她与一群深圳帆船运动爱好者从法国船厂定做了一艘12米长的帆船“骑士号”,然后驾着这艘帆船穿越了半个地球,横跨欧非亚七个海区,途径26个国家和地区,最终来到深圳,这场被命名为“纵横四海”的航海运动成为了深圳当年最具影响力的体育事件。

2007年,晓昱作为创始人之一和首席运营官的身份参与创办了中国杯帆船赛,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大帆船赛事,多年的发展和运营,这个赛事逐渐成长为亚洲最具规模最专业的大帆船赛事。

读完晓昱经历,我迫不及待想要与她见面,想亲眼看看这位“有书有诗有酒,有船有海有浪”的女士,亲耳听她讲故事。但好事多磨,那次出差临时被取消,我与她的相遇推迟了两年多。





2019年3月中旬,我与晓昱在满城都是紫粉色三角梅的深圳相遇。

脸型瘦长、五官柔美生动,出现在眼前的她与演员闫妮颇有几分神似。穿着三宅一生风格的不规则褶皱纯白上衣,搭配纯黑色萝卜裤,简洁飘逸中又具有张力。利落干练的短发,耳畔和指尖点缀着设计感极强的醒目金色耳环、戒指,精致中流露出丝丝不羁。从晓昱的穿着打扮中,我能感受到她的讲究、不拘一格和锋芒。

采访地点选在了御风者航海俱乐部,这里曾是一家酒吧,现在被晓昱和她团队改造成了航海主题俱乐部,室内陈设了众多与航海相关的艺术品以及中国杯帆船赛的各种衍生品。行走于此,听晓昱讲述每一件艺术品背后的故事,仿佛与她一起驰骋于蔚蓝海面。



所有艺术品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幅由塑料瓶粘贴而成的作品,不是说作品本身多么有艺术性,而是这些塑料瓶的来历——都是航海者们在海面上捡回来的“垃圾”——这种环保意识正是晓昱想通过帆船赛给大家输送的理念之一。



“帆船和航海在西方国家不仅是运动,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包括了挑战、冒险、环保等等精神。”采访中,晓昱讲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她带了一帮孩子去新西兰玩帆船,这让新西兰当地一家电视台的记者深感惊奇,或许在他们印象中,中国人出国多半是旅游和扫货,但没想到竟然有这样一帮十来岁的孩子说着这么流利的英语、玩着这么飒的帆船!晓昱说,她做帆船这十几年,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给一批中国人输送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并通过帆船这种全世界通行的体育语言向外国人输出了一种全新形象。



“你自己还玩帆船吗?”我问。

“玩,但不会像专业运动员那样为了比赛和探险,我更多是享受玩的过程。”正因为心态放松,她更能感受到那种自由的感觉,“帆船在海面的航行只能靠风力,所以耳边没有轰隆隆的马达声,只有呼呼的风声,那时,你觉得自己像是一只迎风展翅的鸟,自由翱翔,感受奇幻……”

因为只能靠风力前行,所以玩帆船的人更能体会 “等待”的意义,这也是晓昱在她这个年龄段对于帆船运动的全新领悟,“这是一个人人求快、永远只想着前进的年代,但玩帆船不可以快,很多时候你都要耐心地等风来,这其实跟人生需要等待机遇是一样的……”





探访完御风者航海俱乐部,晓昱领着我来到俱乐部对面的另一方天地。

砖红色的夯土、宣纸黄的竹墙环绕出一方庭院,推开大门上由平面设计大师韩家英设计的一方一圆组合而成的餐厅标识,进入眼帘的是小径、绿树、缸瓦、苔藓,整个空间设计则是亚洲实力新锐设计师琚宾的作品。餐厅墙上挂着、室内摆着新锐设计师黑一烊的画作和艺术品,最让人惊叹的是餐厅内部还打造了一个有绿树、苔藓、瓦片构成,会喷雾、能下雨的森林景观,这一点睛之笔出自亚洲景观设计大师庄镇光。在这里,就连一把椅子也来源于华人设计大师卢志荣之手……在深圳这样一个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这家叫“东西小院”的餐厅真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让人一进来就能瞬间慢下来——这里是晓昱去年的全新作品。



“为什么想要做餐厅?”我问。

她答:“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爱吃!”

一个人的家和店就是这个人的品位最直接的表达,“东西小院”之于晓昱不仅仅是一家餐厅,借着这方庭院种每一个角落的精致艺术设计,晓昱很清晰地表达了她的美学主张——即把东方文化通过现代设计重新演绎,营造出一个美学空间,同时在这个空间下通过每一道菜、每一场私宴深入挖掘食物背后的美学、文化、风土人情。正如晓昱所言:“吃,不仅是口腹之欲,也应该是视觉、文化、精神之旅,每做一场宴席,我们都当作一场艺术来呈现。”



(东西小院万物逢春·生活家享宴)

在这个每一个视角都如同一首田园诗、一副山水画的小院里,我和晓昱聊起了她现阶段最大的爱好——艺术。

艺术一直是晓昱的最爱,以前去各处旅游时,她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博物馆和艺术展。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件艺术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她去博物馆时甚至还会邀请一位艺术史老师作为讲解员,领着自己看展。“艺术背后是庞大的历史背景和纷繁的社会现象,如何通过一件艺术品去认识那段往日时光,是需要有专业人士引领的。”



到了这两年,她意识到要想更深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位艺术家,还是需要更为系统的学习,于是她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在中央美院修读了艺术收藏和管理课程,采访前一天她刚刚从北京上课回来。

在晓昱看来,喜欢和收藏艺术既是热爱所在,也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一种途径, “当我买了一个品牌包,我的愉悦感在背上之后就停止了。但当我遇到了一件喜欢的艺术品、一位喜欢的艺术家,我不仅会心生喜悦,更会想办法去探寻这件艺术品、这位艺术家背后的故事,我想通过各种渠道跟那个年代、跟这位艺术家交流,我的思维和眼界因为这件艺术品变得更为开阔。所以我总说,当你爱上了艺术,你就找到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

在新西兰旅游时,晓昱认识了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没有佣人,自己开车,自己照顾自己,生活非常简单,但她却拥有着一爿偌大的雕塑公园,里面展示着她从世界各地收藏的雕塑作品,她用自己的热爱推动着新西兰艺术的发展,这位老太太的生活方式正是晓昱所倾慕的,“生活很简单,但精神世界非常丰富,一直拥有热爱,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进行有意义的事情。”





企业家、艺术爱好者、母亲……晓昱在不同身份游走,游刃有余。我问起她关于时间管理的话题,对此,晓昱的理念是并没有绝对的平衡和完美,只能取舍,“你认为阶段什么事情最重要,就先把这件事情做好,其他的可以先放一放。”

现阶段的晓昱除了追逐艺术,另一个重心就是孩子,孩子小的时候她常常飘在海上,当孩子成长到12岁这个青春期的关键阶段时,她希望能用更多时间去弥补对孩子的关照。

作为一个见过大世面的母亲,晓昱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平和淡定,在她看来,找到一个目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过得开心比读名校、当学霸、功成名就更重要。



哪怕是对电子产品这个被其他家长认为是“洪水猛兽”的存在,晓昱的态度也非常包容、开放。“万事万物都是工具,关键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它。”晓昱会引领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鼓励他学习不同的操作系统,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学习剪辑视频、海报制作。在母亲的鼓励下,这个12岁男孩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但在视频、海报、PPT制作等方面绽放着独特光芒。晓昱还鼓励儿子开了个人公众号,当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她会鼓励儿子将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激励他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世界对话。

在这个家长都很焦虑的年代,晓昱不可避免也曾陷入过困惑和焦虑,但她最终认同,她需要培养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件产品,她希望孩子追求的是整个人生的圆满,而不是某一个阶段性的辉煌。

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家长不焦虑,而家长不焦虑的背后,则是需要见过足够大的世面,磨练出足够淡定的心性,晓昱即是如此。





20多岁时,毫不犹豫放弃了电台主播的优越工作,因为不想人生一眼望到头。

18年前,那个大众尚不知道书吧为何的年代,她就开始尝试这个新物种,到现在满大街都是书吧这种生活方式新业态时,她已经把她的“物质生活”做成了深圳文化地标。

12年前,连很多媒体人都搞不懂帆船和游艇的区别时,她就把这项运动带进了内地,并塑造了一批人的生活方式。

再到现在,人人创业,她却选择放慢脚步,着力于实践人生喜好和子女培养。

回头看,晓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做着超越所处时代的事情,这所有不同尝试的背后又有着相同的精神追求——她一直在冒险,在拥抱变化,在尝试那些不确定性的东西,并且在挑战中一步步塑造自我。

人生之路不可能都能提前规划好,但很多东西都是偶然中孕育着必然,对于晓昱来说,她的“必然”就是她那颗敢于冒险、敢于追梦的心。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
一周评讯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周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一周评讯,未经一周评讯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一周评讯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一周评讯”。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电或来函与一周评讯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xzgxjilin@vip.sina.com

精华推荐

新闻排行

推荐图片

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