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评讯 直播 政能量 文旅 教育 财经 访谈 食品 视频 娱乐 图集
资讯 评讯 直播 政能量 文旅 教育 财经 访谈 食品 视频 娱乐 图集

百花齐放春满园——2023年“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促进文化传承发展综述

首页 > 文旅 > 正文 | 来源: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时间:2023-08-08 13:02:11 编辑:李鸿睿 浏览:
7月31日,伴随着经典评剧《三凤求凰》的优美唱腔,2023年“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最后一场演出在长春人民艺术剧场落幕。
7月31日,伴随着经典评剧《三凤求凰》的优美唱腔,2023年“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最后一场演出在长春人民艺术剧场落幕。至此,历时2个多月的2023年“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完美收官,25台剧目累计演出44场,涵盖京剧、吉剧、二人转、满族新城戏、话剧、儿童剧等省内多个剧种,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吉林市戏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歌舞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通化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伊通满族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几家表演团体,2000余名文艺工作者参加了活动,现场累计服务观众1.6万余人次,充分展现了吉林戏剧的风采,有力促进了吉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吉剧:薪火相传展现吉林优秀地域文化

7月13日晚,吉林省桃李梅大剧院座无虚席,广大观众翘首以盼吉剧《桃李梅》演出。作为吉剧的经典剧目,《桃李梅》60多年来演出4000多场,先后被28个剧种、34家文艺院团移植,2016年举办的“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同城汇演”,历时一个月,8个省份的10家专业戏曲院团千余名演职人员共同参与,共同见证并展现了《桃李梅》的艺术魅力。多年来,吉剧《桃李梅》已让无数春城戏迷过足了戏瘾,但每次一演出,观众们都会蜂拥而至。“自吉剧《桃李梅》始,吉剧形成了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表演原则、音乐唱腔。该剧将富有东北地域色彩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心理融合其中,形成吉剧有行当不为行当所限从人物出发、有程式不为程式所限从生活出发表演原则,音乐唱腔特色鲜明,当年的创新创造,如今已成为一种经典”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姜学军如是介绍。

7月1日,由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带来的大型现代吉剧《江姐》亮相“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吉剧《江姐》是一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剧目,曾经创下三个月内连续演出118场,观众15万7千人次的纪录。该剧1965年移植自歌剧,但吉剧工作者在音乐、唱腔、表演上都进行了创新和突破,赋予了该剧浓郁的吉剧风格。此次与观众见面的,是青春版的吉剧《江姐》。优秀青年演员刘杨是第四代江姐,另外还培养了五位江姐的后备力量。老太婆、华为、蓝红顺、孙明霞、蒲志高等主要角色也由年轻演员担当。在参加“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之前,剧目创作单位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还组织开展了吉剧《江姐》西南行巡演活动,先后赴贵州、四川两省,在六盘水凉都大剧院、安顺文化中心、遵义大剧院、眉山会展中心、成都城市音乐厅展演,所到之处,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很多观众泪光闪闪,久久不愿离场。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团长张思光深有感触地说:“观众爱看什么,想看什么,就该往哪方面努力。之所以演了那么多场,还被那么多人喜爱,是因为红色题材广受观众喜爱,也是因为我们的每一场演出都带着诚意和温度,实实在在的贴着群众,也接着地气儿。”

“吉林戏剧节上,吉剧的舞台让观众见证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变化,他们聆听着幸福村幸福花开的声音。”由吉林市戏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歌舞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演出的吉剧《幸福花开》,以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三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谷凤杰为原型,讲述了她带领村民建设富裕、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事迹。此次吉林戏剧节演出,是剧组经过两年多的创作打磨后,首次在长春上演。该剧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舞美风格都是东北化吉林化的,让舞台上的人和事化身为观众的“身边人”“身边事”,尤其是剧目主题曲《山里红》,歌词短小精悍,情味朴实,旋律优美,极富东北民间音乐特点,以吉剧特色鲜活地展示了吉林地域特色文化和吉林人民精神力量。

吉林京剧:扎根吉林大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开场锣鼓咚锵脆,筋斗上台气场威,台步水袖翩翩飞,余音绕梁惹人醉。6月23日晚,2023年“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青春炫彩》折子戏专场,演员们的一腔一调,一招一式都流露出扎实的基本功,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紧凑的表演,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国粹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台下的观众席上,还坐着80余名来自长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师生。来自非洲、亚洲、欧洲的留学生以及俄罗斯的中学生们是第一次走进剧场,近距离感受中华戏曲的魅力,演员们精湛的演技赢得学生们的阵阵掌声。来自俄罗斯的姑娘喀秋莎说:“太神奇了,原来这就是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的京剧,他们太好看了,我喜欢他们。”多年来,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致力于戏曲艺术的普及和发展,依托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吉林大中小学开展上百场演出,向学生们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6月27日晚,大型原创京剧《杨靖宇》走上2023年“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舞台,演出现场高潮迭起,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该剧自2014年创排以来,以其深刻的内容选题、强大的演员阵容、扎实的艺术功底,精湛的舞台表现,先后入选“第十二届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作品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扶持剧目。2022年,吉林省戏曲剧院院长倪茂才凭借该剧荣获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据统计,2023年“吉林戏剧节”期间,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带来了《青春炫彩》折子戏专场、《杨靖宇》、《遇皇后·打龙袍》、《将相和》等一系列经典剧目,累计演出11场,惠及观众4000人次,是演出场次最多的文艺表演团体。

吉林二人转:黑土文化之花万人迷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作为东北民间艺术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2023年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二人转被众多戏迷所期待。展演期间,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伊通满族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吉林省内艺术表演团体推出10台高质量的二人转演出。 

包括由二人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忠堂老先生亲口传授、二人转“四大名丑”“四大名旦”获得者王洪臣、李玉莲展示的传统二人转《扎花帐》,一级演员咸奎荣带来的单出头《王二姐思夫》,一级演员尹维民、王岩表演的经典二人转《西厢观画》;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盛喆领衔主演的拉场戏《没事找事》;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的二人转《双菊花》、满族神话歌舞二人转《荷花棒槌》;反映敬老爱亲、乐于助人主题二人转《楼上楼》《一碗热汤面》等优秀剧目悉数登场,现场观众气氛热烈、场场爆满。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7月11日在文庙广场的室外演出“转迷喜相逢”,在“华人头条”“一通文化”“吉林演出网”“吉刻”等多个线上平台同时直播,仅“华人头条”平台直播观看人次就达到了95.4万,真正实现了“百万人围着二人转”。“吉林戏剧节的二人转演出,体裁上有二人转、拉场戏、单出头等多种类型,内容上既有经典传统剧目也有新编原创剧目,气质上既有文学性、艺术性又很接地气,演出手段上既有传统表演技艺又有现代表现技巧,演出队伍老中青结合传承有序、模式多元,既展示了二人转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也反映出二人转艺术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范春双如是说。

吉林现代戏:着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23年“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通化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带来了两部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剧目。话剧《徐振明》以“时代楷模”徐振明同志为原型,以舞台艺术的手法凝练展示徐振明同志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火洗礼,退伍后守护杨靖宇烈士陵园60余年的感人故事。剧中其身体力行保护革命遗迹、离休时劝说儿子到陵园工作、教育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的事迹,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对谢幕的演员报以热烈掌声。话剧《白山红雪》讲述了伟大民族英雄杨靖宇带领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松水之间与日寇进行殊死搏斗的故事,该剧编剧郑青山创作的革命历史报告剧《长白英魂》曾获“长白山文艺”奖。“你们把英雄人物演活了,太精彩了”、“很受感动,我要组织学员去通化开展研学,让孩子们也去看你们的演出”,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走上舞台,跟演员合影,讲述自己的体会。演员们朴实回应“宣传英雄、讴歌英雄是我们的责任”。

有着天下第一团美誉的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呈现的大型满族新城戏《洒下一米阳光》,以松原市宁江区纪委监委干部、选派大洼镇东六家子村党支部书记郭明亮烈士为原型创作,讲述了郭明亮舍小家为大家、带领村民改变乡村面貌的感人故事。随着剧情的推进,现场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观众拿出纸巾擦拭泪水,被基层干部舍身忘己的精神深深打动。吉林楷模的精神通过戏剧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昂发表评论《从“吉林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看吉林文化的自强自信》:“这些精品剧目诉说着吉林戏剧的辉煌历史、表达着吉林戏剧的勇于创新,是吉林戏剧界向新时代的献礼,优秀剧目展演不仅能够代表吉林戏剧的最高水平,更彰显出了吉林文化的自强自信。”

“作为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届戏剧节通过集中宣传展示近年来我省创作演出的一批优秀戏曲剧目,弘扬传统文化精粹,彰显传统戏曲魅力,是我们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有益探索,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张鹏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加强剧目建设、支持演出和培养年轻人才等多种方式,大幅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
一周评讯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周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一周评讯,未经一周评讯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一周评讯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一周评讯”。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电或来函与一周评讯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xzgxjilin@vip.sina.com

精华推荐

新闻排行

推荐图片

娱乐资讯